元清帝还考虑日后恢复前朝武举,且在长安学院增添一门武学,或者说穿越者口中的体育生,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聪慧适合读书,那些考不上科举的可以走武举之路,不必为了科举年复又一年,即耽搁了前程,也浪费了人力。
如此一来,往后也就不用监委费心教导将士,且说不得教育普及还要依靠武学,毕竟对寻常百姓而言,冲着科举去读书,代价太高,且还不知何时能有回报,若冲着武举,却只需强身健体,完成基础课业罢了,哪怕考不过,便是去种田,也比他人身强力壮。
当然此事暂时只是元清帝的一个设想,眼下不是适合施行的机会,往后再说。
真腊一事元清帝雷厉风行,与元佩和太傅商议后,便遣京中禁军迅速去边关与边军汇合,也不给真腊辩解反应的机会,直接送上了战书,可谓强势至极。
报纸新闻登出来的时候,军队早已到了边关,这些年禁军时常外出实战,先前吴靖带兵出行倒并未引起他人怀疑,直到真相大白,众人才恍然过来。
元清帝要让大魏百姓包括周边各国都知晓,事关大烟,绝无宽和的可能。
真腊果然慌了手脚,真腊国王当即派来使臣和谈,然而使臣还未进京,便传来急报,真腊国王之子联合朝臣反叛,手刃了国王,将大烟一事全部推到了国王身上,表示全赖国王一意孤行,才使得大烟肆意,新国王向元清帝表示臣服,愿意继续拜大魏为上国,并且处理了当初研制出大烟的富家子弟,表示愿意配合全国禁烟。
话里话外透着一个意思,希望能够看在属国的份上放真腊一条生路。
元清帝看完只冷笑一声便丢到了一边,真腊国王其实并不昏聩,这一手只怕是他为了保住真腊刻意所为,自知逃不过一死,不如干脆演绎一场,占得大义,好让他放手。
然而他一点也不想如了他的愿,若这一回就这样放过,先前对大烟定下的苛刻律法又如何实现,要知道如今大烟传到的可不只是真腊,蒲甘与交趾皆有被染的,甚至南洋诸国也有传到。
交趾国王识趣,发现痕迹后便派人探明真相且呈给了大使,这也是因为其一早便附议学习大魏禁烟的缘故,使得大烟在交趾一出现便被举报,否则只怕沦为真腊一样的境地,蒲甘则不然,元清帝虽不会责惩蒲甘,但也不会派人去帮忙,若蒲甘能自行遏制住便罢了,若遏制不住正好趁着这回将它和真腊一起拿下。
元清帝义正言辞驳回了真腊使臣的请求,一边派人将他们安稳送回国,包括驻扎长安的真腊大使,一边旨令快马加鞭到边关,大魏与真腊正式开战。
这一仗几乎是压倒性的胜利,吴靖带领四师几乎直线挺进真腊国都,沿路那些饱受大烟摧残和迫害的真腊百姓甚至欢迎魏军进城。
这就看出了文化入侵的作用,以及放开行商,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报纸舞台剧话本漫画等等,几乎每一样都在向它国不间断输出,尤其真腊乃大魏邻国,各种新鲜事物传输的容易且迅速。
在真腊百姓眼中,大魏便是上国,各处繁荣,叫他们无比欣羡,当然这里面也有吴靖派斥候兵沿路散播舆论谣言的作用,百姓们一听魏军杀来,势不可挡,自是保命要紧。
真腊等级森严法典严苛,土地皆由王室贵族掌控,百姓需缴纳地租才能耕种,下层平民奴隶对上层王室贵族本就多有不满,如今有人舆论诱导,很容易倒戈。
吴靖行军顺利,蒲甘却是吓破了胆子,一边急忙遏制国内大烟流传,一边迅速遣使臣来请罪,蒲甘国王为表诚意,使团领头的是一位王子,说是向往大国风范来顺道学习,实际是作为人质,元清帝也不客气,直接让人留下了。
其它各国见此情形纷纷沉默,哪怕原本强势与大魏辽国三国鼎立的匈奴也一声未吭。
而就在真腊一战顺利进行的同时,辽国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
第175章 伏诛
从辽帝驾崩至今已三月有余, 一国三月无国君, 这在大魏是绝无可能之事, 辽国竟真的做到了,实在叫人哑然,主要是有辽太子和皇长孙在, 在多数朝臣看来,这皇位总归会为他父子二人所得,且不管谁上位都是正统, 拖些时日也无妨, 何况此事也事关他们切身利益,不得不斗, 若换成其他王爷皇子,绝无可能撑得这样久。
辽太子和皇长孙也知道不能长久, 但两父子矛盾已深比鸿沟,说是父子, 倒更像仇人,辽太子并非只皇长孙一子,皇长孙下头还有四个异母庶弟, 其中最小的是太子宠妃所生, 极得太子宠爱,太子妃早已逝世,皇长孙在辽太子面前可谓孤立无援。
否则两父子也不会成现在这般,皇长孙的子嗣也不会一折再折,以至于至今膝下只有一个病怏怏的庶子, 偏辽太子未继位一日,皇长孙便不得另开府邸,只能与其父一同住在东宫,直到辽帝薨逝,才得以抽身,后院很快便有妃嫔怀孕,这下更验证了他子嗣单薄的蹊跷。
生母的病逝,子嗣的夭折,皇长孙与辽太子之间绝无缓和的可能,辽太子也深知不能让皇长孙上位,否则他只有一死,连同宠妃幼子也都没了活路。
这样深的矛盾,父子两如何甘心握手言和,楚王便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无所顾忌,甚至这两父子会变成如今这般,他恐怕没少在其中出力。
至于说这矛盾中有没
喜欢所有人都在攻略朕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