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肯堂也在旁边,就说,还要补气,于是接着用人参二两(量够大的)、黄芪三两、鹿茸三钱,煎服,服下去以后,元气就足了,再看水痘,“浆顿足”,然后,很快就痊愈了。
这个小孩子能够得到中医历史上两位大家的联手会诊,够有面子的啊,这在中医历史上都少见,一般都是单枪独斗来着。
另外一位如此有面子的人叫康孟修,是云间人(在现在的松江),这位康老兄患的病也很奇怪,是身上忽冷忽热,吃不下饭,已经很长时间了,病重得几乎要挺不住了。(久之,势甚危)
缪希雍听说以后,就跑去给人家诊病,我们的缪希雍诊病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主动上门,虽然现在看这是好事,那在当年确实不容易。
过去医疗界有句话,叫“医不叩门”,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太主动了,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治治吧,患者会觉得你特不靠谱,他绝对会拒绝你,然后凌晨跑到大医院去排大队挂号去。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但是,缪希雍却不管这个,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缪希雍是经常听说谁病了,没等人家来请,就主动上门,而且,有时经常是大老远的跑去,给人看病,在许多医案里,这路途还通常不是一般的远。
话题说回来,就在缪希雍给康孟修诊断完了以后,却犯了难,为什么呢?因为他这诊断指征太少了。
平时我们要诊断,需要望闻问切,然后找出诊断的特异性指征,进行判断,可这位,除了忽冷忽热,其他的诊断指征却很少。
您别看缪希雍这个人长得像个豪侠似的,一定心粗,其实不是的,他在诊病的时候,当时的人评价他是:“其察脉审症,四顾踟蹰,又甚细、甚虚、甚小心”。
面对这个康孟修患者,缪希雍并没有马上开方子,而是回头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然后“遍检方书”,就是把家里的医书都给翻了个遍,反复地分析。
最后,自己分析还不够,还拉上了王肯堂,两个人一起分析,然后,一起定下了使用的方子:五饮丸。
这个五饮丸是《外台秘要》里的方子,成分是干姜、茯苓、白术,就三味药,是治疗因为长期喝冷饮或者喝茶导致的体内停饮之证,可见缪希雍把古书是翻了个遍。
缪希雍和王肯堂这二位高人一同出手,效果如何呢?
结果是:“立瘥”,就是立刻就痊愈了。
这位康孟修简直感觉太幸福了,这个恼人的病竟然一夕而去,而且,还是人家主动上门来给看的,对于如此与自己肝胆相照的人,还有什么说的呢,于是他就和缪希雍也成为了好朋友。
日后,他们的关系直如亲兄弟,而缪希雍的母亲也是在康孟修家里去世的,令人欷殻В这是后事,我们接下来再聊?br /
【有一种朋友,可以生死相托】
要说我们缪希雍四处云游,寻访高人,提高医术,大家可能想他这十来年就没回家,一直在外面来着,其实不是,他在江南一带云游的时候,是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因为江南就那么大的地方,哪儿到哪儿都不远。
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出来了,这十来年对缪希雍简直是太重要了,由于他为人豪爽,谦虚好学,结果广阔大地到处都是他的课堂,每天他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这些内容那可都不是我们在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啊,这些知识在他那勤于思考的大脑中酝酿、激发,那可就无法估量其分量了。
在缪希雍将近四十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预想的成果,就准备结束游历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他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让他遗憾终生。
事情是这样的,缪希雍这个人博学多才,大家不要以为他只是学习医学这些内容,实际上他在好多领域都有所建树,比如,他精通水利(他和清朝的徐灵胎估计特有共同语言),对如何兴修水利有些见解;他还精通堪舆(就是现在说的风水),堪舆界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葬经翼》就是我们的缪希雍写的;前面说了,他在酿酒方面还有点绝活儿,总之,这位缪希雍大侠是个多面手,总喜欢思考点问题,关心一下国计民生。
我发现过去的医生都有这个问题,按照我们的想法,您把自个儿的病瞧好了,就算是为人民多作贡献了,可这帮古代的医生似乎总是觉得这样还不够,总是想在本职工作之外,再折腾点儿什么事儿。
这不,我们的缪希雍没事儿的时候就想了,这每年北方的粮食都不够,都要从南方通过漕运运到北方,这船夫也要吃饭,等一路运到北方,这粮食可就消耗很多了(这是实际情况,每运一石粮食,需要消耗数石船夫的口粮),应该在北方也开垦水田,这样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了,南方百姓的负担也不那么重了,这岂不是大大有利于国家?
您瞧瞧,他都想到粮食部、交通部的工作领域去了,这就好比我在这里看着病呢,突然就想到京广铁路那里需要改进,这的确是精力太旺盛了。
他不但这么想了,还查阅资料,认为这非常的合理,于是就写了份报告,这份报告就交给了一个叫徐贞明的官员。
这位徐贞明是谁呢?原来,他是隆庆五年进士(和那位赵用贤是同学),中了进士后,担任浙江山y县
喜欢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