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的底气越来越足了,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二话不说就是一捆钱砸过去,暴发户的形象越来越光辉。现在澎湖牌罐头的生意越做越大了,郑芝龙把建议大明全军俱配备罐头的折子递上朝廷以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尤其是连同折子一起运送上京的那一批罐头,经崇祯帝亲口品尝,也不由得感叹这真是行军必备的粮草啊,还为此赏赐了郑芝龙黄金百两,以示嘉许。这当中没周天子什么事,因为郑芝龙的奏折里,压根就没提到周天子的名字。不过赞许归赞许,至于全军推广罐头的事情便再也没有下文了。
倒不是崇祯帝不愿意,这个末代皇帝还是很希望自己能挽大厦于将倾的,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明能打的军队不多,吃饭的却不少。单是辽东一地的兵将,就达数十万,在川陕豫楚等地追剿乱民的军队又不下于这个数,再算上江南、京师等地驻守之兵,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耗尽了“三大饷”,士兵尚且是饱一餐,饥一餐,哪来的钱配置比普通粮草贵多了的罐头呢?这郑芝龙在折子中说,这一罐罐头竟要一两银子,哼哼,这郑芝龙好大的胆子,好大的胃口。一两银子在西北战乱的地方,都能买一个妇人小厮了,在他郑芝龙手上,却不过是一个将士的一顿饭而已。哼,别说全大明的部队了,单一个关宁铁骑的罐头供应,就够郑芝龙吃得嘴角流油了,这郑芝龙割据东海,本就岁入千万计,再让他掌控了大明军队的饭锅,以后这江山到底姓朱还是姓郑,怕都不好说了。
崇祯帝摆弄着手里的罐头,这罐头很是小巧,由于是进贡给天子的,所以华丽的瓷罐里面,装的是一道叫“佛跳墙”的美食。据郑芝龙的折子所言,这罐头尚且还有纯粹米饭的、果蔬的,鱼肉、鸡肉、猪肉的。
可惜啊,这罐头确实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辽东而言,辽东战局越发的糜烂了,后金鞑子不善攻城,破城往往先围城,动辄围困一年半载,任你多富裕的城池,最后也往往因为城中粮草耗尽,而被破城。倘若辽东各大城池能储备一大批这种小巧简便、又能历年而不坏的罐头,这睢阳之围只怕就不解自破了吧。倘若造出这罐头的是个平民百姓或者小官末吏,那倒好办,封他一个官,赏他一千几百两,还怕他不感恩戴德的就把这技艺进献给朝廷了吗?只是事关郑芝龙,事情就不好办了,本就是个听调不听宣的军阀,骨子里还是个海盗,指望他牺牲小我,成全大我,那还不如指望黄台吉缚首归降靠谱。
不过虽然崇祯帝没有让全**队配置罐头,但崇祯帝的赞许和赐予郑芝龙的赏赐,都是朝堂诸公有目共睹的。还有什么营销策略能比得上当朝天子亲自打广告呢?一时间,罐头的大额订单雪片似的飞进郑芝龙的福建总兵府——倒也有不少消息灵通的人想直接走周天子这条线,只是周天子不敢接受而已,与军队做生意,油水很大,风险也很高,郑芝龙摆明了要吃大头,周天子一个小小的澎湖寨巡检使,哪敢虎口夺食啊。
于是,周天子以每罐200文的价格卖给郑芝龙,郑芝龙再以每罐500文的价格卖给各省总兵。郑芝龙不傻,每罐一两银子,连当朝天子都吃不消,郑芝龙真敢开出这个价,钱不见得能挣着,但把满朝同僚得罪个遍,想必不难。即便现在这个价格,郑芝龙单是一转手,每罐就净挣300文,每个月单是这方面的进项,就达到了几十万了。
这些总兵,一年上几次奏折,字字带泪,句句叫穷,其状之惨,似乎朝廷再不给自己发银子,那些士兵指不定明天就把总兵府给端了。但跟郑芝龙做起买卖时,一掷千金都不足以形容他们富贵。现在周天子单是运给郑芝龙的罐头就接近百万罐了。
这些地方将领购置那么多的罐头,到底是要积粮造反,还是转卖进民间敛财,亦或是通过晋商转卖给辽东的爱新觉罗家——小冰河期,这些游牧民族比起陕甘农民,更容易遭遇饥荒。这一切,周天子没兴趣去打听,反正他每个月能从中获取十余万的财富。对于送钱上门的主顾,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居心,在周天子看来,他们都是纯洁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再算上经由李国助、李后主的船队,运往各地的罐头生意,周天子现在已经是月入数十万了。这点钱对于江南的商贾豪强,或者郑芝龙、郑彩之流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从九品、只管着500张嘴的派出所所长来说,这笔钱,都够他和他的士兵们天天炖佛跳墙了。
再说这宋应星,放着七品的汀州府推官不做,被周天子贬谪到修理所做个闲人,居然还甘之若饴。还抽个空,顺便把家里人都接来了澎湖岛,难为他还记得自己有家人。不过还好,他的两个儿子宋静生、宋诚生还算是正常人,耕读传家,读书却不参加科举,算是少有的没被八股文弄坏脑子的文化人。
周天子身边除了宋应星这个穷酸腐儒,其他的都是大老粗,陈钦和齐彬勉强能写几个字,也都是上不了台面的。难得有两个读书人投奔,周天子相信他们是慕名漂洋过海来投奔自己的,反正不会是傻到投奔宋应星这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人吧。所以周天子爽快地让宋静生继承了罐头工厂厂长的位子,和那两个被鸟铳炸残的伤兵谢林、许杰一同管理工厂的日常。老二宋诚生则被调入军营担任了赞画,主管记账和后勤,算是澎湖游击队
喜欢明盗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