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集说到伯益被捕,那么他是怎么被捕的吗。我们来讲一讲这个时候的事。
夏启擒伯益
伯益是夏禹临终前指定的顾命之君,我有军权相权等一系列实权,而夏启则只握有行政权,立法和司法两项权力是他无法握有的,因此最初的他还不具备即位的优势条件,以一对二,那他会死的很难看。
夏启也不是傻子,他也有思想,他也会反抗。所以在这个时候不能再了,只能迎风而上。就在禹死的当日,夏启的部下发起了牢骚,因为他们知道伯益是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王位争执欲,所以必须要将伯益的爪牙消灭干净,使他在不知不觉中被捉拿,尽量将危险复燃的几率降低到最小。
夏启首先以不遵守部落和约之罪惩处了一些敢于违法乱纪的士兵,等于直接告诉了伯益几点警示性的信息:
1。我才是真命天子,你们手中的所谓部落禅让制已经out了,你还是做你的祭司去吧。
2。你的年纪比我大,这我明白,所以说我方本着尊老爱幼之心,劝您去歇歇,不要不识抬举,好吗,亲?
3。你的兵力已远不如我,投降者免死。
伯益压根没把这些警告当作正事看待,他仍准备明天举行即位大典,他觉得只要继位就有可能将夏启打败,但他想得太简单了,或者说他已经到达了政治上的终点了。
第二天,伯益在众多“亲信”的带领下走向王位,但是他做的事情太弱智了,以至于夏启都蒙圈了,因为他要登上的是条不归路啊。
伯益刚踏上台阶,夏启马上就说了下面一句话:
我匿藏之时,兵卒亲臣皆来会我,何有你伯益,我掌权之时,士兵皆来逢迎,迥异之变你岂不知?尔若想顺利即位,要看看实力方可动手。
-------------------《史记》
其实,我忘讲了一段历史。那就是夏启隐居史。夏启隐居,其实就是他收买人心的举动,《尚书·夏启莫》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禹在位45年崩,启遵父之遗诏躲避隐居,意请伯益即位。诸侯以启之贤德皆去启之住处拜启,独孤立臣之伯益,伯益囧之。
伯夷亲自求见启约启回山,启百般推辞不肯从命,但拗不过众意,只得出山。
而启一出山培植的实力,不出几月已超过了伯夷,伯夷就这样被捉了,而事情总会有谈判的余地的,就像提审伯夷之时,启还是考虑了几点原因的:
1。伯夷是前朝旧臣、是禹的部下,自己要杀他谈何容易,自己一定会到时成为众矢之的的,所以暂时先不要动大刑。
2。伯夷的兵力虽有减损,但不可小觑,三千越甲可吞吴嘛,自己也得防着他们。
基于以上两点,启这个英明领导,下了一个英明命令:“全体将士将伯夷流放到苍梧,将这个乱臣给我拉出去。”
大家可以从这个命令上看出启这个命令已经有违尧舜之禅让制,因为这个诏书是针对那些守旧派而立的,这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奏了。
启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不过他吃的这个螃蟹的个头很小,因为古代还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但怎奈基数小,所以人也少。战争就像在打群架一般,不像现在一样,几十万人以上,嘭啪----,abcdefg什么血型都有。
启的变革运动必然会有阻力,他惹了一个叫有扈氏的部落,其实将有和氏二字划去就是这个部落的姓,没错这个部落就姓扈。
这个扈家军奏着韶乐,向着夏启的营帐进发,但是他们也已经out了,因为他们不懂,原始的部落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很难找到中心力量,换言之就是谁也打不过谁,统统都是平手。而夏启的部队可就不同了,他们的部队就像是二战时的日本兵,统统都被洗脑了,他们共同怀有一个意志:效忠夏王,夏王黑卡邦载。
扈家军的兵力的分布也是有问题的,紧要之地安排的兵力过少,不重要之地安排的兵力却较多,这样很不利于节能减排的。
但是,夏朝与一个普通的方国作战,你没必要动用三千兵马。就算是一千兵马也可以让其溃败,何况扈家老大只带了五百子弟兵,那还得算上伙夫和修车的。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夏朝军队一定是个贱人,奥不,是贱的臭不要脸的军队。
这个夏启具备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拥有着全国六成的兵力,大家可别嫌这六成少,在当时的军事实力下,六成就是一个大的数字了,因为到后来的周朝,天子掌握五成的兵那都是一个强盛的时期的梦想。
我上回说,我研究的是世界史,不同于大学本科研究的那些断代史列国史。
而这时的夏启俨然一个比较不错的君王,至少他知道一些骄兵必败的历史故事,所以他就可以取得胜利。
公元前2025年,有扈氏忍不住了,tmd,你们对峙了三年有余,也该打了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们是不是怕了?
夏启怎么会怕呢?他只是想的比较远罢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为王上的夏太宗怎会不知?
他想,如果在这样打下去,受伤的一定是人民。今天打败了一个有扈氏,明天又来了一个有x氏,任那个仙儿也受不了,所以必须确立个制度来挽救一下现在的政治危局,好吧,这种制度的名字就由我和重臣们商酌而定。
夏启明白,扈氏之所以要来抢地
喜欢世界全史之先秦史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