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将屯驻秣陵,向公荣、张公国梁最负众望,其余智者竭谋,勇者殚力,亦岂不切齿图力,思得当以报国?事会未至,究天下之力而无如何。彼六七伪王者,各挟数十万之众,代兴迭盛,横行一时,而上游沿江千里,亦足转输盗粮。及贼势将衰,诸酋次第僵毙,而广封潦,至百余王之多,权分而势益散。长江渐清,贼粮渐匮。厥后楚军围金陵,两载而告克。非前者果拙而后者果工也;时未可为,则圣哲亦终无成,时可为,则事半而功倍也,皆天也。
以湘军之成功,归之于时,归之于天,是国藩识度高卓襟怀宏阔处。虽非专指击退援军之役,与栽怂论亦不尽同,而其言太平军方面实有弱点之可乘,则与栽斯涛薮笠煲病!霸羰平衰”,“比于初起时衰矣”其意义岂不相通耶?国藩此论,若概目为谦让不矜之意,则体会有失矣。故栽酥说,良有未可抹杀者(郭振墉于嵩焘语之笺注,谓:“寇势未衰于初起也。”而所引证佐,未足以破栽怂担。定安叙此,亦未便完全不顾,而若仍之,虑于国荃伟烈若有所损,非“持论稍私于曾忠襄”者所宜,于是于国荃鼓励军心语中,叙入“贼虽众,皆乌合无纪律,且久据吴会,习于骄佚”等语(实犹栽怂谓“寇将骄佚,亦自重其死,又乌合大众,不知选将”也),并著“知贼不任战”语于迭经苦战,“国荃度贼力疲,可一战破也”之后。如此写法,俾太平军之弱点,不为遗漏,而在国荃方面,却又占得地步,不至掩其战绩,亦可谓匠意斡旋,良工心苦矣。吾人于此,不宜滑口读过也。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卜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史学》有云:“其局部的纪事本末之部,最著者有魏默深源之《圣武记》、王壬秋栽酥《湘军志》等……壬秋文人,缺乏史德,往往以爱憎颠倒事实……要之壬秋此书文采可观,其内容则反不如王定安《湘军记》之翔实也。”扬《湘军记》而抑《湘军志》,其不满《湘军志》处,与陈宝箴所疑相同,栽怂不肯自承者也。定安之撰《湘军记》,分《粤湘战守篇》、《湖南防御篇》、《规复湖北篇》、《援守江西上篇》、《援守江西下篇》、《规复安徽篇》、《绥辑淮甸篇》、《围攻金陵上篇》、《围攻金陵下篇》、《谋苏篇》、《谋浙篇》、《援广闽篇》、《援川陕篇》、《平黔篇》、《平滇篇》、《平捻篇》、《平回上篇》、《平回下篇》、《戡定西域篇》、《水陆营制篇》,凡二十篇,以体裁论,颇较《湘军志》为完整。国荃光绪十五年己丑叙有云:“今海内掳玻湘中宿将存者什二三,惧其战迹之轶也,议为一书,与方略相表里,而执笔者传闻异词,乃丐东湖王鼎丞观察定安更为之。鼎丞久从愚兄弟游,谙湘军战事,其所述者,非其所目睹,则其所习闻。书既成,复与湘阴郭筠仙侍郎嵩焘暨下走商订得失。漏者补之,疑者阙之,不为苟同,亦不立异,盖其慎也。”定安自叙有云:“及壮,佐湘乡曾文正公戎幕,从今宫太保威毅伯游者二十余年,湘中魁人巨公什识**,其它偏裨建勋伐者不可胜数,东南兵事,饫闻而熟睹之久矣。其后宦游天津,稍习淮军将帅,而湘阴左文襄公暨今陕甘总督茶陵谭公、新疆巡抚湘乡刘公,钞录西北战事,累数百卷,先后邮书见畀。最后从云贵总督新宁湘乡两刘公家得其章奏遗稿,于是又稍知滇黔越南轶事。自咸同以来,圣主之忧勤,生灵之涂炭,将帅之功罪,庙谟之深远,上稽方略,下采疆臣奏疏,粲然备具,而故老之流传,将裨幕僚之麈谭,苟得其实,必录焉。其或传闻异辞,疑信参半者,宁从阙疑,非真知灼见,不敢诬也。”又云:“蒙以不才废弃,居彝陵山中,湘中诸君子,书问相勉,而为此作。自光绪十三年三月讫四月,成第一至第五卷,又自十月讫腊月,成第六至第十一卷。明年五月,放棹南游,客新宁刘氏,湘人士敦促,自八月讫九月,成第十二至第十五卷;
喜欢一士类稿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