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被人逼着当众进行了一场蹴鞠表演,幸好有静静提供的蹴鞠技能才没有丢人两眼,看来在这大宋调戏小姑娘的事不是谁者都能做的。
公主放过了包拯,包拯正想回旅店解决中午饭的问题,却听到有人对他说道:“小伙子,这次你惹祸了。”
包拯听到这话转过身看到一个五十多岁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对他说话。
“老先生有什么指教。”这老者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可包拯从他的衣着和他保养的十分好的面容就可以猜出来这老者非富即贵。
“你知道刚才与你比试蹴鞠的是什么人吗?”老者问道。
“他应是当朝参知政事丁谓丁次相的四公子丁明启,这有什么不妥吗?”包拯是在比赛时听到观众的呼喊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的。
“丁四公子为人十分跋扈,你在众人面前击败了他,让他出丑,他很有可能报复你,你今后要小心了。”老者好心的提醒道。
“多谢老先生提醒,我是合肥市来的举子,准备参加今年的科举,对京师不熟,没想到无意中会得罪这贵家公子,不知老先生怎么称呼。”包拯看老者的样子在京师应有一定的地位,没准能够帮自己化解这个危机。
“你就称呼我王先生就行了。你在考试前在客栈里安心温书好了,我会找丁谓让他约束丁明启的。”老者的口气不小。
也难怪老者说话口气大,他有这样说话的资格。这位老者正是大宋真宗朝现任的宰相王旦,王旦身居宰相之位比丁谓这个次相还要高上半级,自然有信心能让丁谓管教儿子。
王旦深受真宗皇帝的器重,有时候皇帝对王旦都要礼让几分。在几年前就发生过真宗皇帝讨好王旦的事情。真宗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就伪造“天书”说他是天命所归,为了让王旦不反对,真宗专门送了王旦几个瓷瓶,王旦收下后回家才发现瓶子内满是金银珠宝。王旦自此对天书之事不再提反对意见。
王旦倒不是被皇帝的钱财所打动,而是真切的体会到了真宗皇帝的难处。大宋朝开国之后一个个皇帝都十分强势。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是东征西讨,为大宋开疆拓土。真宗皇帝虽然将大宋治理的走向了繁荣,可有一道坎他却怎么也过不了。
当年契丹人入侵,真宗皇帝亲征,才挡住了侵略者。最后与契丹签定了檀渊之盟,契丹人这才退走。这本来也是极大的功绩,可不到十年的光景文人们就忘了当时战事的凶险。开始指责真宗皇帝用给岁币的办法换取和平是丧权辱国。真宗这个皇帝当的就不那么名正言顺了。这使得真宗皇帝深受打击,他在当皇帝的后半期都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威望,向人们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真龙天子。伪造天书正是这一系列行动中的一个。
真宗皇帝还特别看重今年的科举考试,希望能选拔出一批心向自己的年青官员,可皇帝同样有皇帝的难处。
以往的科举考试完全由礼部主持,最后得中的考生只知道录取他们的朝中大员,却和皇帝没任何关系。虽然在太宗时期增加了殿试,皇帝拿回了用人的部分权力,可这远远不够,殿试之中皇帝也只能决定前三名的顺序,而且也只能在大臣们挑选过的人员中选。
真宗皇帝想要将官员作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想着借这次科举进行一些改革,剥夺大臣们随意录取进士的权力。
对皇帝十分忠心的王旦被叫到了皇宫,皇帝问他这科举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旦当宰相这么多年当然知道皇帝的想法。可他回答起来却十分为难。做为臣子食君之禄,为君解忧是应该的,可按照皇帝的意思改革科举就会将天下所有的大臣都得罪光了。这让王旦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对真宗皇帝说容他再想想。满怀心事的王旦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也下不了决心,弄得他心情很是郁闷。于是他换上了便服到这大街上转转散心。同时也想听听街巷之间对今年的科举是怎么议论的,最好能够接触一下今年参加考试的举子,看看今年的考生质量如何。正巧看到包拯在那里表演蹴鞠,王旦深知丁明启的为人,所以好心的出言提醒包拯。
包拯可不知道这里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他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在他看来这次的开封要白来了,想要多位得中真的是不可能了。因为包拯知道这大宋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完善,有许多漏洞可能被人利用。
现在科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考生得中与否完全由主考官一人说了算,虽然考试的试题量很大,但在主考阅卷时考生的名字却是明明白白的写在考卷之上,主考想让自己人得中看名字就行了。
包拯相信以丁谓的势力只要跟主考说一声,包拯的试卷答的再好也会被淘汰掉。不过看着王旦,包拯心中又有了一丝新的希望。包拯虽不知王旦的身份,可看王旦的衣着举止和说话的口气可以断定这是个大人物,如果能与这老者交好,事情没准还有转机。
“王先生,我看时到正午,是否可以请老先生一起共进晚餐,我还有许多事情向你请教。”包拯下了决心要和王旦套套近乎。
“那好,我们就找个清静的地方边吃边聊。”王旦并没有拒绝,他觉得这是了解这些举子想法的好机会。大不了到时自己付账。
二人都是爽快人在街上找了一个小饭馆,叫了几个简单的菜边吃边聊。这王旦难得有如此轻闲的时光
喜欢大宋包三黑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