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陛下。”
开疆拓土是每位帝王的心愿,但是能够成功的帝王却寥寥无几,而他誓言效忠的帝王他决意要追随的男人成就此等霸业已经指日可待。
景骊听到他的贺喜声,依然注视着眼前的美景,没有回头,只是伸手将卫衍握着缰绳的手掌纳入他的掌中。
登高远眺,江山如画,他愿与身边的人携手共赏这万里山河,无边风光。
不远处骑马伫立的景军中的大将们在卫衍出声贺喜后,也很快明白过来密报上必然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好消息。
“恭喜陛下。”顿时人人喜笑颜开,贺喜的声音直震云霄。
在那一片喜色中,有一个人脸上的喜意只维持了一会儿,很快脸色凝重起来。那个人就是此次南征军的主帅,皇帝最倚重的镇南大将军,卫衍的大哥卫泽。
他带着南征军的诸将骑马伫立在皇帝身后大概三丈远的地方,注视着眼前并驾齐驱的双骑,以及皇帝刚才那个在众人面前毫不避讳地执手动作,心中沉甸甸的,哪怕是即将到手的南征胜利也不能冲淡他心头的那份沉重。
自天启十二年那次秋狩上闹出的巨大动静后,皇帝不再刻意掩饰与他幺弟卫衍之间的事,他们的关系逐渐成为朝中众人皆知的秘密。
皇帝在西山猎场当众失态后,回到京城下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要把他后宫中未曾承过幸的后妃都遣散出去,并且扬言若有承过幸的后妃自请求去也会得到恩准。
这道旨意的荒唐程度比他当年下的那道自此后永不纳妃的旨意的荒唐程度有过之无不及。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皇帝在内有太后外有权臣的威逼下都能得逞,更何况如今皇帝大权独揽的时候。
当然,一开始愿意离去的后妃寥寥无几。但是,很快宫中又有流言传出,说皇帝早在六皇子出生前就已不再踏足后宫,整个后宫早就是摆设了,这道旨意是皇帝对那些多年困守后宫的女子的一份恩典,若错过了这次机会天晓得皇帝要过多久才会重新想起她们。此等流言下,尽管朝中反对声一片,那些不得宠的后妃还是动了心思,有了第一个很快就会有第二个,遣散后宫的事情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展了下去。
虽然这道旨意把太后气得病倒了,虽然朝臣苦苦哀求皇帝收回成命,虽然最后有些后妃以死相逼不肯出宫,以至于最后这道旨意执行起来还是打了折扣,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后妃借着这个机会离开了后宫。
皇帝的后宫本来就不算庞大,再这么一闹,除了有嗣的那些后妃以及某些宁死不肯离去的后妃,皇帝的后宫基本上已经疏疏落落不成规模,怕真的是遂了皇帝要让后宫成为摆设的愿望。
旨意初下时,很多朝臣不明其中缘由,劝谏的时候都是恳求皇帝多为江山社稷皇室延绵考虑不要如此胡闹,后来西山猎场发生的事情渐渐传开去,众臣才知晓其中还有永宁侯的缘故在里面。皇帝为一名女子遣散后宫都会引来朝野无数指责,更何况是为了一名男子,更是天理难容。很快,卫家便受到了无数或明或暗的压力,身为当事人的卫衍更是首当其冲。
当然在皇帝的一意孤行之下,朝臣的反对只是螳臂当车起不了多大作用,更何况皇帝对付那些指责的手段简单粗暴却很有效,很快就压下了朝中强烈的反对声。
至于清流民议,令那些反对的朝臣失望的是,事情初期,整个清流民议保持着令人愕然的沉默,没有对他们的反对浪潮表示舆论上的支持。后来是有了些声响,但是那些声响比沉默更令朝臣们吐血,民间竟然对皇帝此举表示了赞赏,认为他将那些父母儿女不得见的可怜女子放出宫的行为是爱民如子的明君所为。
此番言论不知道是谁放出来的,乍听起来极为在理,细究下来实为诛心之论,皇帝此举是爱民,换言之,那些反对的朝臣就是在为家族谋个人私利。朝臣们郁闷至极,又失去了大义这个借口,而且皇帝已有多名子嗣皇室传承不是问题这个反对的借口也不能多用,再加上有些重臣担心继续闹下去会让天下臣民都知晓皇帝遣散后宫的原委怕到时候更让皇室颜面无存出手压制,这股反对的浪潮也就渐渐消停了下来。
然后,随着沈莫告老还乡,卫衍出任近卫营大统领,卫家起复的速度极快,很快重新成为朝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也让无数的声音就此沉默了下来。
虽然卫家如今显赫至极,但是卫老侯爷早就不理事,已经成为卫家族长的卫泽心里,总是摆脱不了那份沉重感。
卫家如今的显赫,固然有着卫氏子弟自身的努力,但究根到底,离不开幺弟卫衍在君前得宠这个原委,而卫衍如此得宠,自然与他和皇帝的亲密关系脱不了干系。
卫泽知道当时的反对浪潮能很快平静下来,无数人出手压制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却是因为皇帝正值年富力强之时,而他的幺弟却比皇帝年长许多。色衰而爱弛,古往今来无人可以避免。虽然众人左看右看也没看出来永宁侯那能让君王倾心的“色”在哪里,对皇帝的品味在心里面暗暗鄙夷了一把,但是很多人心里都存着没必要在皇帝兴头上的时候和皇帝硬顶的念头
喜欢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