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伊朗成立了伊斯兰国家,1980年美伊断交,伊朗拒绝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屈服,于是伊朗成为了美国政府和媒体口中的邪恶国家和敌对国家,美国公众对这个国家向来没什么好的观感。 章节更新最快
虽然其中存在众多抹黑的地方,但伊朗人竟然能做出囚禁一国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的行动,也给了美国媒体充分抹黑他们的理由。
这几年,伊朗核问题是美伊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和美国可能对伊朗采取战争行动的借口。
总之,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宣传中,伊朗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邪恶国家。
《阿尔戈》的视角乍一看上去好像很公允,实则瑞恩写出的剧本美国立场远比前世更加明确,完全是以美国中情局工作人员的视角俯瞰伊朗,通过多处侧面情节描绘那是一个疯狂、丧失理智、一片恐怖的国度。
如果深究电影内在的精神价值的话,瑞恩和乔治?克鲁尼都有意厚此薄彼,从而制造一种影迷观影上的错觉——伊朗全民恐怖,是一个恐怖主义国家,只有逃离德黑兰,才有得到平安的可能。
这是一部标准的美式主旋律电影,甚至比《美国队长》还要主旋律,符合全美公众的观点和政治正确那是最为基本的前提。
既然美国社会认定了伊朗是个邪恶国家,不管是为了舆论,还是为了票房,这部带有鲜明政治色彩的电影,都会将伊朗塑造成一个大反派大坏蛋。
说起来,政治电影并非好莱坞原创,它最早流行于欧洲影坛,带有鲜明的政治观点。不过当政治电影进入好莱坞。很快就被包裹了商业外衣,好莱坞一直有拍摄政治电影的传统,题材风格各异的政治电影历来也都很有观众缘。
作为政治色彩浓厚的电影,《阿尔戈》所反映的主题和观点,肯定会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必然会有大批主流媒体为之叫好。
“从类型上来说,《阿尔戈》自然是归到政治惊悚片一类,不过从首映的回馈来看,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做到了将生死攸关的戏剧性及机智的喜剧性成功结合。影片的严肃性是必然存在的。因为这毕竟涉及到美国人敏感的伊朗、人质、反恐等诸多热点,这简直可以称得上中情局历史上最诡异的一次行动!”
“影片呈现出来的纪实风格,配合上历史画面的穿插让人有回到现场的感觉;加上层层推进的剧情和恰如其分的配乐,氛围烘托的恰到好处,的特工回归现实中的职业,不再耍酷扮帅、技艺高超,而是同样负担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惑的普通人;影片没有爆破飞车,没有子弹横飞,却始终牵动着人的神经。甚至最后逃离的阶段轻易就能让人心跳加速!”
——《洛杉矶时报》
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好评,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好莱坞报道》评价说,“《阿尔戈》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政治惊悚片,影片的讲述手法充满了智慧。又有着丰富的年代细节,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样一部讲述伊朗人质危机的严肃电影里,竟然还加入了不少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成分。”
《娱乐周刊》的评论认为。“《阿尔戈》并非那种典型的娱乐大众的电影,但其主要的震撼力在于它捕捉到了我们当下世界的一些不祥预兆。””
尽管迪士尼没有邀请职业影评人参加试映会,引起了这个团体的不满。但电影上映后,他们还是乖乖买票进入了影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在北美乃至全球都拥有着恐怖影响力的人的最新力作,如果他们连这种主流电影都不去评论,地位只能更加边缘化。
而且,他们未尝没有期盼着电影出现大问题,然后群起而攻之的想法。
不过,看过电影后,这些过往习惯了对电影和观众指手画脚的人,发现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因为这部电影的政治立场是如此的鲜明,透射出的主题和价值观又是如此的正确……
“《阿尔戈》是一个成功之作。它有张力、诚挚的情感、神秘、艺术责任、娱乐价值和专业技术,用最少的虚饰和最大的影响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脚注,是2004年最佳影片之一,绝对是明年奥斯卡之夜各大奖项的有力争夺者。”
来自《纽约观察家》的影评人雷克斯?里德直接给影片亮出了满分十分,他在纽约的另一位同行,《纽约邮报》的影评人卢?拉姆尼克同样给了电影十分的评分,并在专栏里如此写道。
“一个绝对靠谱的奥斯卡奖项争夺者,同时也是一部活跃、让人振奋的出色电影,瑞恩和乔治?克鲁尼联手打造的的《逃离德黑兰》,给我们展现了很多远超出你在伊朗人质危机这一残忍背景下能想象到的那些让人神经紧张的刺激情节,以及很多有趣的场景。”
而作为迪士尼少有的还在暗中支持的影评人,最近几年才崛起的克劳迪娅?普格毫不犹豫的为电影亮出了十分,“一部超乎寻常的制作和有趣的黑暗现实政治惊悚片,结局部分让人震撼,影片透射着的那种自强精神的回归正是今日美国急需的,还有瑞恩在其中的表演堪称完美,乔治?克鲁尼干得也不错,他拍摄了一部极好的、让人血脉喷张的惊悚片,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欢呼。”
影评人这个行业虽然越来越没落,但他们不是傻子,知道该如何对待这种题材的电影。
“影片展现了罕见
喜欢重生在好莱坞请大家收藏:(m.52blshu.com),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